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芜湖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一

发布日期:2021-03-01 16:53来源:芜湖市统计局浏览次数: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

“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由2015年的2457.32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753.02亿元,在全国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排名由75位上升到2019年的59位,四年跃升16位;“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7.8%,高出全国、全省2.1和0.5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由6.76万元增加到10万元,是全省的1.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2万元/人提高到17万元/人,年均增长6.0%。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经济发展动力增强。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4.9:57.2:37.9调整到2020年的4.3:47.6:48.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4.6%提高到41.8%。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产业转型深入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长。全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由2015年的391户增加到2020年的585户,实现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3.3%提高到42.2%,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3%,高于规模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由854户增加到908户,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50.8%。

“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4.5%,快于全市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1.0%,快于全部投资增速21.6个百分点。奇瑞商用车、埃科泰克动力、万里扬变速器、中车浦镇庞巴迪、中电科钻石飞机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机器人产业、航空产业等从无到有,产业链不断延伸。

四、短板领域投资加速

“十三五”期间,我市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7.5%,快于全市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宁安城际铁路、京福高铁、商合杭铁路、长江二桥和三桥、芜湖高铁站、无为和南陵高铁站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行,芜宣机场完成校飞,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1期、城南过江隧道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公铁水空立体化城市交通网正在加速形成。

十三五”期间,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年均增长10.2%,快于全部投资增速0.8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年均增长59.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年均增长23.3%。一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芜湖中江学校、金晖养老示范基地等项目已经建成,松鼠城娱乐综合体、安徽信息学院、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补齐民生工程短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兴行业。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由19.2%提高到28.3%。限上网上零售企业由40户增加到163户,其中亿元以上电商企业18家,比2015年净增14家。全市限上网上零售额由40.47亿元增加到228.17亿元,年均增长达41.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4.3%提高到14.4%。

六、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激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十三五”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3.94万户,其中企业10.99万户,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3.2%和32.1%。规模以上企业4330户,比“十二五”末净增466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两千亿,占GDP的比重达65.4%。全市进出口总额规模突破80亿元美元,达到84.2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30亿美元,达到30.37亿美元。

七、创新城市成果丰硕

“十三五”期间,我市分别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2020年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5位,比2019年跃升4位。

全市R&D经费支出从2015年68.79亿元提高到2019年111.56亿元,年均增长10.2%;占GDP比重从2.8%提高到3.1%,其中企业投入研发经费由60.46亿元增加到2019年108.51亿元,年均增长15.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2.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5年的441家上升到1038家,全省百强高企我市占21家。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13.6件增加到2020年的42件,年均提高5.7件,位居全省第一。

八、城乡融合加快推进

“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98万元提高到4.46万元,年均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万元提高到2.45万元,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62.0%提高到2019年的66.4%,高于全省1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无为撤县设市,芜湖、繁昌撤县设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九、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十三五”期间,我市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6%和34.8%,比2015年降低2.3和2.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达39.7辆、比2015年增加17.5辆。“十三五”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98.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15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1%。医疗机构数从1392家增加到1708家;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增加到7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增加到2.6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7.9万套,数十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十、水清岸绿美景绘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PM2.5平均浓度“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36%。全市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72.8%下降到2019年的69.0%,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2%,滨江公园、雕塑公园、污水治理等市政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回顾“十三五”历程,芜湖市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成就。但是,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上下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芜湖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加快打造“四个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