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住房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住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
一、居民住房水平现状
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快速增长,居住水平有较大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家庭户户均住房间数2.54间,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同)增加0.39间,增长18.14%;户均住房建筑面积
按城乡分:(1)城镇家庭户均住房间数2.28间,比2000年增加0.24间,增长11.76%;户均住房建筑面积
分县区看:常住人口家庭户的户均住房间数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存在较大差异,户均住房间数最高的是大桥开发区3.33间,最低的是位于老城区的镜湖区1.91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高的是大桥开发区
表一: 2010年芜湖市常住人口分县区家庭户住房情况
地区 |
户数 (户) |
人口数(人) |
住房间数(间) |
住房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户均住 房间数 (间) |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
总计 |
1167913 |
3274167 |
2971431 |
104761941 |
2.54 |
32.00 |
镜湖区 |
195986 |
492963 |
373647 |
12086878 |
1.91 |
24.52 |
弋江区 |
92065 |
245821 |
204917 |
7555535 |
2.23 |
30.74 |
鸠江区 |
90309 |
262294 |
226807 |
8377618 |
2.51 |
31.94 |
三山区 |
43254 |
116391 |
120553 |
4333505 |
2.79 |
37.23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32178 |
79811 |
75586 |
2690820 |
2.35 |
33.71 |
长江大桥开发区 |
7936 |
23583 |
26456 |
1084946 |
3.33 |
46.01 |
无为县 |
357834 |
1149274 |
1066463 |
34201415 |
2.98 |
29.76 |
芜湖县 |
107970 |
281370 |
246826 |
9905913 |
2.29 |
35.21 |
繁昌县 |
93904 |
246057 |
243580 |
9166389 |
2.59 |
37.25 |
南陵县 |
146477 |
376603 |
386596 |
15358922 |
2.64 |
40.78 |
2、户均住房间数及人均住房面积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周边城市。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家庭户户均住房间数为2.54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
表二: 2010年全省各市家庭户住户情况
地区 |
户均住房间数(间) |
人均住房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地区 |
户均住房 间数 (间) |
人均住房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全 省 |
3.18 |
32.76 |
|
|
|
合肥市 |
2.67 |
31.18 |
六安市 |
2.96 |
32.10 |
淮北市 |
3.54 |
30.49 |
马鞍山市 |
2.43 |
30.52 |
亳州市 |
3.56 |
33.73 |
芜湖市 |
2.54 |
32.00 |
宿州市 |
4.08 |
34.01 |
宣城市 |
2.92 |
35.76 |
蚌埠市 |
3.23 |
30.83 |
铜陵市 |
2.59 |
31.58 |
阜阳市 |
3.50 |
32.63 |
池州市 |
3.58 |
40.61 |
淮南市 |
3.06 |
30.66 |
安庆市 |
3.44 |
35.72 |
滁州市 |
2.91 |
29.39 |
黄山市 |
3.17 |
38.52 |
3、半数以上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一成多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60平方米。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家庭户1167913户,按人均住房面积分,有53.99%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
4、受教育程度与住房水平成正比。普查结果表明,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住房水平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住房水平就越高。在住房状况按户主受教育程度分级中,研究生住房水平排在首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
二、居民住房质量现状
1、住房更新速度不断加快,90年代后新建住房占比8成以上。普查资料表明,全市有78.89%的家庭户居住在1990年以后新建房中,其房屋建筑面积占全市住房建筑面积的比重达83.8%。按住房建设年份分,1979年以前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只占全部调查住房建筑面积的3.6%,1980—2000年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占全部调查住房建筑面积的12.4%,1990—1999年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占全部调查住房建筑面积的40.2%,2000年以后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占全部调查住房建筑面积的43.8%。80%以上住房都是近20年建成的,住房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2、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住房质量总体趋好。普查资料显示,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居民的购房需求十分旺盛。结构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雨后春笋般在城区涌现,住房质量总量趋好,人们的居住质量不断提高。以钢筋混凝土及混合结构的房屋住户占全部住户的比重高达76.3%,有90.5%的住房拥有独立使用的厨房,以燃气作为炊事燃料的住户占全部住户的比重为60.3%,有89.3%的住户饮用管道自来水,76.3%的住户住房内拥有洗澡设施,81.2%的住户住房内有厕所,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的住户占全部住户的比重为73.1%。
三、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城乡居民住房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全市仍有9.3%的困难户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
2、城市中仍有部分住房配套设施不完善。当住房数量增长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将不再把追求住房的数量放在首位,而更注重住房质量的不断提高,重视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物业服务水平。
3、商品房屋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支付能力。
4、商品房结构不合理,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小户型的普通住宅不多。
为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质量。目前,我市已新开工建设46350套,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加紧实施,住宅施工面积282.39万平方米,随着这些保障性安居工程陆续完工并交付使用,可解决一批经济困难户的住房问题。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真正使一批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水平得到改善。
2、关注楼市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政府可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增加开发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房屋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小户型的普通住宅建设,引导商品住宅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真正使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使更多普遍百姓尤其是那些有刚性需求的居民能够买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