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芜湖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11-12-05 00:00来源:芜湖统计局作者:综合科浏览次数: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关注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们国家所面对的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口的老龄化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认真研究人口老龄问题,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发展老年产业和老年服务,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期望提供有益的信息资料和参考意见。

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比重在7%以上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年化社会。

1、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58.0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39.32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16.38%11.09%。与200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长47.91%,年均增长3.99%,老龄人口比重提高5.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51.43%,年均增长4.24%,老龄人口比重提高3.61个百分点。两个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同期总人口增长年均速度3.77个百分点和4.0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我市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在2000年已进入老年化社会的基础上,老年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 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16.38%,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373.1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11.09%,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0.913.22个百分点,说明我市老龄化程度重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3、高龄老人增长迅速2010年,我市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为5.93万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10.20%。与2000年相比,高龄老年人口增长112.09%,年均增长7.81%,分别高于同期总人口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幅7.59个百分点和3.82个百分点;高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3.09个百分点

 

 

2010年芜湖市老年人口情况

 

2010

2000

变动

 

人口
(人)

比重
%

人口
(人)

比重
%

人口
%

比重
(百分点)

全 市

3545067

100.00

3469615

100.00

2.17

0.00

  #65岁及以上

393160

11.09

259632

7.48

51.43

3.61

  #60岁及以上

580684

100.00

392764

100.00

47.85

0.00

     60-69

341265

58.77

240352

61.20

41.99

-2.43

     70-79

180165

31.03

124474

31.69

44.74

-0.67

     80岁及以上

59254

10.20

27938

7.11

112.09

3.09

4、农村人口老年化程度更深。2010年,我市城镇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7.42万人,占城镇地区总人口的14.25%;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30.65万人,占农村地区总人口的18.91%,比重高出城镇4.66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城镇和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和7.84个百分点,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高于城镇5.48个百分点。农村老龄人口多、发展速度快,这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大量向城镇转移,而留守乡村的以老人、儿童居多所致。   

5、女性老年人口少于男性,比重却高于男性2010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为29.23万人,占男性人口的16.08%;女性28.83万人,占女性人口的16.69 %,女性老年人口少于男性4014人,但比重高于男性0.61个百分点。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女性35844人,多于男性12434人、53.11%,占女性老年人口的12.43%,高于男性10.09百分点。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女性人口所占比重也会逐步提高,这主要是女性人口寿命高于男性所致。

6、老年独居人口增加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代沟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而向小家庭结构转变,老年人与其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情况逐年减少,传统的依靠儿女共同生活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老年人单独居住的越来越多。

7、居家养老仍为养老的主要方式2010年,全市(不含无为县和沈巷镇)共有70所老年性福利机构,6027张床位,收养老人5120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88%;而其余99.12%为居家养老,目前是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市老年化程度日益严重,近1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长4%;并且高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养老问题严重,老年化压力增大。

1、认识问题亟待解决。当前老龄问题比较隐性化,不像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问题急切,对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认识不足,从而影响到老年化相关问题的解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面临较大压力。农村的五保和低保面毕竟有限,主要还是靠家庭养老。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主要靠子女赡养,生活处于底层。从住房看,老年人的住房情况不容乐观,与年轻人反差较大。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更使老年人生活难上加难。空巢老人在经济上、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负担。目前,农村新农合、城乡一体化医疗资源共享等都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主要还是靠家庭负担。得了大病,子女不愿让住院,相互推诿扯皮,不愿承担医疗费以及老人得病后小病忍、大病拖的现象仍然存在。       

3、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除了对衣食住行及药品、医疗等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外,对生活照料、法律维权、健康咨询等服务需求和老年教育、文化满足等精神需求日益增强。而现在基本上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特别是养老机构建设无法适应养老服务的需求。

4、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保障比较薄弱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龄事业投入不足,社会养老服务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不少农村老年人生活比较困难,我市农村老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市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农村养老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的家庭养老仍是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快,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一是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年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承担养老责任的子女离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导致农村老年人身边的子女数量减少而弱化了家庭养老,动摇了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二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近半数的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一个简单的八、四、二、一家庭结构就足以证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抚养系数之高。一个独生子女成年后要负担4-8位老人的养老,这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难以承受的。三是传统的敬老养老道德受到冲击。部分年轻人养老意识淡化,不尽赡养义务。四是未富先老的现实制约了老年服务业的发展。经济水平落后使得养老投入不足,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1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要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个人、政府、社会、单位、市场、社区的作用。一要构建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高度重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本作用。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强化社区对养老的支撑。二要进一步健全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发挥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既能提高养老经济保障水平,又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金的压力。三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从我市农村实际出发,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坚持低标准起步,逐步发展。四要不断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加大老年人社会救助力度。

3、解决农村老年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应该把农村老龄化问题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把农村养老问题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中。一是加大财政的投入。二是引进商业保险。三是兴办老年公寓。新农村的建设中,老年公寓建设的用途和意义,远远的大于幼儿园建设(在农村儿童会越来越少,况且很多人会让女子到城市或乡镇的附近受教育,而老人却会越来越多)。在农村托老是一件好事,既方便女子,又易被老人们接受。四是倡导慈善救助。五是提倡如宗教救助式的养老。六是鼓励固定家庭式养老。七是探索资产养老。如充分利用老人的宅基地、责任田和其他固定资产作为养老的基本费用。八是兴办民办养老场所。九是大力发展老年看护公共服务业。这是一个前景广阔、作用明显、农民乐于接受的行业。十是扩大社会养老比例。只有这样,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多管齐下,农村的养老问题才能有所缓解。

4、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龄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发展老龄产业,既可以扩大消费和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发展老龄产业,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制定老年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政府对老龄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建立老年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同时,大力研制开发老年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消费需要。

5、要大力弘扬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尊老、养老、追求代际和谐的美德,这种优良传统与华夏文化已融合一体,成为我国文化和文明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并著称于世界。要结合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大力倡导和弘扬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与伦理道德教育,营造代际共融的社会氛围,使所有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老龄人口问题,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