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贯彻“管行业管投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稳投资政策措施,加大“双招双引”项目力度。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大幅增长,各项投资指标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分别比前三季度和1-11月份提高2.9和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7%,房地产投资下降1.0%和其他服务业及农业投资增长2.9%,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6.9%、15.9%、25.1%和12.1%。
2.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大幅增长。1-12月,全市新开工项目达1575个,同比增加355个,完成投资增长17.8%,拉动全部投资增速7.0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88个,同比增加95个,完成投资增长15.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5亿元以上项目145个,同比增加14个,完成投资增长37.8%,拉动全部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项目68个,同比增加9个,完成投资增长75.8%,拉动全部投资增速4.6个百分点;5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同比增加13个;8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同比增加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同比增加3个。从行业分布看,工业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63个,同比增加66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26.0%,拉动全部投资增速4.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7个,同比增加50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95.2%,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1个百分点。
3.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呈现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1-12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2%,高于全国14.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8.8%,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6.6和8.0个百分点。一是新开工项目增多,1-12月份,全市新开工高技术产业投资项目165个,比去年增加31个,完成投资增长42.0%。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9个,同比增加14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28个,同比增加8个。二是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1-12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县市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无为市、三山经开区和湾沚区增速排在全市的前三位,分别增长583.4%、101.0%和62.7%。四是部分行业增长较快,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电子通信和航空航天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26.3%、160.6%、73.7%和62.8%,共拉动高技术产业投资9.7个百分点。
4.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1-12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623个,同比增加206个;完成投资增长13.7%,占全部投资比重16.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1.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27.6%、水利管理业增长4.7%、交通运输业下降20.6%。交通运输业中,航空运输业增长647.0%、水上运输业增长31.9%、道路运输业下降23.5%。
具体看:商合杭高架接线及长江南路高架工程、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芜黄高速等竣工运行。城南过江隧道、芜合高速改扩建、上海至武汉国家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工程、宁芜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城东片区(扁担河以东)成片开发建设项目、芜宣高速改扩建、铜陵至商城高速公路、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徽州路快速化工程、楚江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
5.工业投资平稳增长。1-12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7.0%,占全部投资比重46.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仍为工业投资的主力军,1-12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6.8%,占工业投资比重95.2%,拉动工业投资增速6.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7%,占工业投资比重60.7%,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缆四大支柱产业投资增长13.3%,占工业投资比重58.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
6.社会领域投资稳步增长。1-12月,全市社会领域投资项目166个,同比增加40个,完成投资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3.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1.5%,教育投资增长13.4%。
7.其他领域投资逐步向好。1-12月,全市房地产投资降幅进一步收窄,下降1.0%,比1-11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速加快,1-12月份,全市建安工程投资增速5.6%,分别比前三季度和1-11月份快7.1和1.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建安工程投资降幅逐步收窄,1-12月房地产建安工程投资下降7.0%,分别比前三季度和1-11月份收窄8.5和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