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湾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20年,区委、区政府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大考,全区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综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增长3.8%。按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654元,增长4.8%,按年末汇率中间价折算为14507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8:52.0:41.2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7亿元,增长11.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13.7亿元,下降5.0%;契税1.2亿元,增长5.5%;企业所得税(25%1.7亿元,下降15.6%;城市维护建设税1.4亿元,下降1.2%;土地增值税1.2亿元,增长23.1%。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7.7亿元,增长9.3%。其中,教育支出13.5亿元,增长14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亿元,增长3.7%;农林水事务支出4.9亿元,增长244.8%;住房保障支出1.4亿元,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2.3亿元,下降47.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5亿元,下降47.5%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6%;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4.5%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2%。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为94.1万平方米,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额56.6亿元,增长9.8%

二、农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182公顷,比上年增加218公顷;粮食产量20.01万吨,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5054公顷,增加32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26公顷,减少131公顷;棉花产量386吨,下降29.9%;油料产量1.5万吨,增长5.4%;蔬菜产量18.1万吨,增长7.9%;肉类产量1.3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3.1万吨,增长3.3%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量3242万千瓦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个,量化农村集体资产1.47亿元,新增集体经济强村10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万吨,改厕1.4万座。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重点示范村6个。新建、改造城乡供水管网1271公里,供气管网延伸到农村集聚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3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2%;增加值增长8.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7%一新一轻一重产业快速发展。航空临空产业产值增长16.0%;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居产业产值增长9.3%;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9.4%。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2%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比上年下降6.1%;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增长9.2%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78家,完成总产值79.9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6.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9.6万平方米,增长5.5%;房屋竣工面积19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0%

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5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实际利用内资中省外资金205.0亿元,增长40.9%

园区建设。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2,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1%,增加值增长10.4%。实现税收收入18.7亿元,下降13.6%。实际利用外资32525万美元。

五、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5亿元,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9亿元,增长4.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9亿元,增长5.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9.4亿元,增长3.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1亿元,增长5.1%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250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50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亿元。年末共有旅行社1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9处。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1亿元,比上年下降1.1%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3010万人,比上年下降36.6%;公路货运量11280万吨,增长2.6%。水路货运量10741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3410辆,增长6.3%。年末民用船舶2103艘。全县公路里程130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97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49公里,一级公路58.9公里,二级公路61.6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334万元;国内函件总数29.8万件。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4.69亿元,比年初增加39.7亿元。城乡住户储蓄存款204.91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9.43亿元,比年初增加40.7亿元。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73亿元。其中,人身险1.96亿元;财产险1.77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拥有高技术产业企业155个。专利申请2432件,专利授权1489件。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中学19所,专任教师1366人,在校学生15461人;小学30所,专任教师1063人,在校学生18393人;幼儿园56所,在园儿童922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9.6万册。县级广播电台和县级电视台各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项,发现文物遗存90处。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7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70场次;文艺团体演出338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79场次。建成5个镇综合文化站、81个农家书屋。

卫生。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血吸虫防治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0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4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22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13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71人,注册护士518人。

体育。2020年,举办县级全民健身活动17次,参加活动人员1.8万人次。建成10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共销售体育彩票3957万元。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全县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458.9公里,车辆135辆;拥有出租车431辆。县城日供水综合能力10万吨。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2.2亿千瓦时。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6.3%

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1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33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6%。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34.86万人。全区人口中,男性人口17.97万人,女性人口16.8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2,死亡率为7.21,自然增长率为3.2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8元,比上年增长7.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67元,增长6.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35元,增长7.1%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拥有人力资源公司45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0.6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10/月。全区新增市场主体6872个。全区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3个,床位1315张。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09万元。


 2020年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单位

2020

2019

增速(%)

常住人口

万人

34.40

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3300198

3153963

5.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万元

5.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15.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894319

858151

4.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收入

万元

317425

285481

11.2

财政支出

万元

477163

436550

9.3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45100

4452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