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文化事业机构指从事专业文化工作和为专业文化工作服务的独立建制的单位。不包括这些单位另外举办独立核算的其他机构和各部门的业余文化组织。
艺术表演团体指从事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专业艺术表演,有独立帐户的单位,不包括半工半艺、半农半艺和民间职业剧团。
电影放映单位 指具有放映机器设备、固定或不固定的放映场所与专职或兼职的放映技术人员, 经有关部门登记批准,经常为一定的观众对象放映电影的机构。包括经批准对外开放进行营业,并与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构分帐的专用放映单位和军委系统租片单位。
艺术表演观众人数(人次) 指售票、包场演出或民族地区免费演出的艺术表演观众人次数,不包括彩排审查和内部观摩演出的观看人次数。
图书纯销售 指向读者直接销售的图书以及直接向国外出口的图书。
书刊排字 指用手工排字和激光排版生产的、可供印刷的排字产量。
书刊印刷 指铅印和胶印印书。
胶印印刷指用胶印机完成的单色或多色印刷产品。
零件印刷指单张小件印品。
等级运动员人数指经考核正式批准授予等级运动员称号的人数。运动员等级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少年级运动员。
等级裁判员人数指经考核正式批准授予等级裁判员称号的人数。裁判员等级分为国际裁判、国家级裁判、一级裁判、二级裁判、三级裁判。
体育场指有 400米跑道(中心含足球场),有固定道牙,跑道 6 条以上,并有固定看台的室外田径场地。体育场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 25000 人以上,乙级 15000-25000 人,丙级5000-15000 人,丁级 5000 人以下。
体育馆指有固定看台,可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训练比赛活动用的室内运动场地。体育馆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 6000 人以上,乙级 4000-6000 人,丙级 2000-4000 人,丁级 2000 人以下。
医院指设有固定床位,能收容病人住院并能为病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县及县以上医院、农村乡卫生院和其他医院三部分。医院按所属性质不同分为卫生部门、工业及其他部门和集体经济单位三类。县及县以上医院按业务性质不同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指卫生事业机构支付工资的全部职工中现任职务为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 包括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护师、中药师、西药师、检验师、其他技师、中医士、西医士、护士、助产士、中药剂士、西药剂士、检验士、其他技士、其他中医、护理员、中药剂员、西药剂员、检验员和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医生指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分为中医医生和西医医生。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中的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中医士、西医士和其他中医。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指集中收养社会孤老、残、幼的机构,包括由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和城镇集体举办的福利院及农村集体举办的敬老院。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人数包括民政部门管理和城镇、农村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中收养的老人、少年儿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员和精神病人。
社会福利企业单位指以安置城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盲、聋、哑和肢体残疾人员就业为目的, 享受国家减免税待遇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包括福利工厂、福利商业和服务业、假肢厂和安置农场等单位。
农村五保户指农村中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农民,其生活由集体供养,
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简称“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户。
双扶户包括被扶持的优抚户和贫困户。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且生活困难的两户给予一定的救济金以扶持其通过生产自救达到脱贫的目的。
律师指受聘参加法律顾问处工作,担任法律顾问、刑(民)事代理人、刑事辩护人,办理非诉讼事件、解答法律询问,代写法律事务文书等主要从事律师业务的专职法律工作者和兼职律师。
公证人员指在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办理公证事务的司法人员,包括公证员、助理公证员和在公证处工作的其他人员。
办理公证文书 指公证处在一定时期内办结的公证文书件数。公证文书按司法部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制作,包括国内公证和涉外公证两部分。国内公证分为经济合同公证和民事法律关系公证两大类。
调解人员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担负调解民间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违法行为引起纠纷的工作人员,包括调解委员会的委员和调解小组的调解员。
调解民间纠纷指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调解民间发生的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执,促成当事双方达到协议和谅解,解决纠纷。包括婚姻家庭纠纷,财产权益纠纷等,不包括法院受理调解的民事案件数。
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数 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审查,符合受理条件而正式立案、准备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
立案 指检察机关对犯罪线索进行初步调查后,认为存在职务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
依法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诉讼活动,是追究犯罪的开始。
大案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指贪污、贿赂数额在 5 万元以上,挪用公款案在 10 万元以上,其他案件在 50 万元以上。渎职犯罪大案一般为直接经济损失 5 万元以上,死亡 1 人以上或者重伤 3 人以上的案件;或虽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但犯罪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
要案指县、处级以上干部的犯罪案件。
决定逮捕指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自行侦查的案件,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依据法律作出的逮捕决定。
批准逮捕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提出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根据事实,依法作出逮捕决定。
决定起诉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反贪污贿赂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根据事实,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指正式办理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并享受相应的离休、退休、退职待遇的人员。
保险福利费用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职工和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劳动保险和福利费用。
(1)职工保险福利费用包括:
①医疗卫生费:指实行公费医疗企业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疗费、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卫生部门开支的事业及机关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经费;未参加公费医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职工的医药费。
②文体宣传费:指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实际支付的文体宣传费,不包括学习费。
③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指对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各项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补助费。
④集体福利设施费:指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集体福利设施费用,如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费、修理费、职工宿舍的修缮费用。不包括由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自筹经费开支的职工福利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
⑤其他:指上述费用以外,单位支付给职工的保险福利费。
(2)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包括:
①离休金:指发给离休人员的工资和按 1982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发给符合规定的离休干部相当于 1-2 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贴及 1988 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②退休金: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及 1988 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③退职生活费:指按照 1978 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定期发给退职人员的生活费及 1988 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④其他:指上述费用以外,单位支付给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保险福利费。